【社会治理】六甲街道:“网格+”模式焕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近年以来,六甲街道通过规范组织设置、细化网格治理、提升治理效能,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委为“轴心”、各党小组为基础、党员干部为主体的网格组织管理体系,把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有效统筹起来,探索出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营造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努力做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资料图)
“网格+”资源统筹
整合“吹哨报到”力量
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为统揽,在市容环境整治提升、民生保障等工作中,压实网格长、网格员责任,按照“一格多员、一人多职、一岗多择”原则,整合党员代表、楼栋长、居民代表等力量资源,将11个社区划分为79个“五级网格”,把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拓宽问题收集渠道,通过网格微信群线上收集问题、网格员日常巡查线下发现问题,形成“网格发现问题、吹哨启动、部门报到处置、完善公众反馈、定期分析研判”五项配套工作机制,将“哨源”前沿直抵一线、紧贴群众,联动解决辖区居民“家门口”的烦心事。
“网格+”服务民生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哨声”响,部门到。网格员收集问题后,及时“吹哨”,街道应急中心、城市管理综合中心等职能部门立马行动,针对问题开展综合协调处置,形成“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群众有需求、政府有回应”的工作机制,社区多网格联动配合,网格员深入一线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六甲街道通过网格管理,共吹响“街道哨”4件,“社区哨”40件,化解辖区疑难矛盾60余件,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破损道路修复、雨雾分流改造、社区绿化管理、电动车停车充电等问题95件。
“网格+”提质增效
优化片区营商环境
通过双网嵌入联动,凝聚人力、调动资源,实现“网格+党建”有机融合,在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凯旋利、王府井滇池小镇推进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街道、社区、小组三级网格员以楼层为单位,开展“店小二”服务,配合市场监管、经济等职能部门开展巡查走访,摸清商户底数,确保惠企政策宣传到位。依托网格内资源优势,联动法律园区律师、六甲派出所收集整理10余个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开展普法宣传进商圈、进企业、进小区,让服务更加有精度有力度。
下一步,六甲街道将以“网格+”工作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融合“吹哨报到”等工作机制,真正做到“突发事件立即处置、矛盾纠纷及时化解、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确保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