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学业投入的研究除了个人人格特质和心理品质外,家庭因素也常被作为重点讨论对象。Coleman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学生学业的发展受到家庭内部资本的影响,父亲教养投入作为家庭内部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一种教养方式加以重点关注和研究,那便是心理控制。它是指家长以引发内疚、爱的回收、权威专断等手段,对子女内心世界进行侵入,从而达成子女遵循父母要求的方式进行思考、感受和活动的目的。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心理控制会一定程度限制个体对独立自主、能力发展和基本心理需要的追求,长此以往会对个体身心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资料图)

随着传统的丧偶式育儿观念的不断变迁,许多父亲也开始回归家庭承担育儿责任,考察父亲心理控制在中学生学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Steinberg提出接受、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三因子构成了权威型教养方式,并把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日常学习、生活采取的行为方式和持有的观点进行过度干预和全面操控的养育方式定义为心理控制,并指出心理控制会妨碍子女的心理功能和情绪的健康发展。

Barber对父母控制展开进一步研究,发现父母控制可划分为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这两方面。其中养育者以一系列方式进行子女内心世界的侵入,使子女按父母认可的方式思索、感受和行动的过程被称为心理控制。

当儿童长期处于家长的心理控制状态下,会感受到强烈持久的压抑感和弥漫开来的消极情绪。若养育者以心理控制作为主要的教养方式,不但会抑制子女心理自主性的成长,也极易引发各种内外化问题。

在国内,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严重,家长对中学生实施心理控制除了以嘲笑、窥探隐私等方式对自主性和个性行为给予抑制外,还会以寄予厚望的方式予以施压。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当父母采用心理控制这一养育方式时,会对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产生消极作用,青少年会倾向于对自己的能力持低估态度,面对学校举办的活动时会显得畏畏缩缩,在学校里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兴趣及学习之外的活动带来的快乐,由此会易激发学习无助感。基于此,在国外研究中,当研究背景是在学校环境时,往往会将心理控制视为消极因子。

此外,研究发现心理控制也与情绪有着密切关系,子女感知到的心理控制程度越深,会加重青少年的抑郁水平。高水平的父母心理控制会降低个体的自尊水平,同时不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有研究指出,当子女感知到的父母心理控制水平越高时,产生的道德推脱行为次数越多,网络成瘾行为也更严重和子女攻击行为。

父亲心理控制可能更多采用权力专断方式,以此来树立自己在儿女面前的威信。整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可能与我国文化传统有关,父亲主要在外工作,教育子女的责任交付给了母亲,因而父亲对于子女的学习、生活的关注与控制可能相对较少。

中学生感知到的父亲心理控制的群体特征分析中学生感知到的父亲心理控制存在年级差异,其中初三年级感知到的父亲心理控制水平最高,这可能是由于中考是家长给予重点关注的考试。因此,父亲可能会在子女初三时给予更多的心理控制,使其听自己的话,按自己的意愿考入好的高中,为考入好大学奠定基础。

中学生父亲心理控制在家庭养育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专制型养育方式的家庭里父亲心理控制水平最高。这可能是由于父亲心理控制也属于教养方式的一种,且其权力专断维度与专制型养育方式有共同之处。

高强度的心理控制会使得孩子被束缚住,当父亲采用心理控制的养育方式时,子女感受到的家庭氛围是压抑的、灰色暗淡的抑或消极无活力的。长此以往,子女会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自主性和意志力的发展受阻;也不利于个体化进程的推进。

因此,心理控制经常被视为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主要消极因子之一。此外,心理控制也被看作影响青少年自主情感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父亲通过情感撤回等方式来抑制子女对自身感受的表达及想法的沟通,长此以往,造成父亲与子女之间存在难以跨越的心理隔阂。

中学阶段正是个体自我意识萌芽和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中学生也在思想和情感表达上渴望自由自主,如若此时父母较少采用心理控制的方式进行教育会更好促进自主性的习得、也会助推形成恰如其分的行为和反应机制,从而顺利实现自我分化为探讨学业浮力对学业投入的影响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选择中国、北美和英国的中学生群体作为被试。

在父亲心理控制相关研究那里已经进行了父亲心理控制可能会带来的风险分析,简单来说就是父亲心理控制过高会让个体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不肯定自己的行为。因此在面对一些日常性学业挫折时,可能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逃避、深陷沮丧情绪中等;此外,采取心理控制的父亲会倾向于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并进行“别人家孩子”的比较,为了避免父亲的责骂,会把考试成绩看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并给予自己巨大的压力,自己的心情也时常被成绩的起伏而牵制,从而会抑制学业浮力的发展。

此外谢心仪研究结果显示当个体感知到的父母心理控制水平越高时,个体所具有的心理弹性水平越低。而学业浮力是心理弹性衍生出来的变量,因此父亲心理控制可能会负向预测学业浮力。

许多实证研究证实家庭因素,如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氛围等都是学业投入的重要预测因子。Fredricks等人提出学习是个体经验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的产物。对学业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探察时应同时考虑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将能更全面准确地发掘对学生学习活动产生作用的因子。

当个体在学习时遇到学科瓶颈、未掌握的知识、遭遇任课老师的误解等一些日常学习困惑和挫折时,高主动性人格学生所具有的高主动性会使他们迈出向老师或同学帮助的步伐。积极向科任老师请教、遭遇误解时主动与老师沟通清楚,不把因被老师误解产生的消极情绪堆积起来;从而能够成功化解一些日常学业障碍。也能使自己的心态调试到最佳状态,从而能以微笑面对常规的学业失败。

wang等人指出当父母采取心理控制这一养育方式时,子女的情绪体验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其在学业上的表现。有研究发现父母心理控制水平越高,高一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越低。

基于个体-环境交互模型的主要观点,个体的心理发展与行为倾向主要是受到个体自身的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主动性人格、学业浮力与家庭因素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对个体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父亲心理控制作为消极教养方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主动性人格对学业浮力和学业投入产生的积极作用。且人格特质的形成一方面受先天遗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后天教养方式的影响更大。

所以主动 性人格 与父亲心理控制的交互项可能会对学业浮力和学业投入产生一定的作用。即在主动 性人格 、学业浮力与学业投入的关系中,父亲心理控制可能是作为调节变量存在。

徐飞等人发现父母心理控制水平的提高会增强初中生感觉寻求对烟酒使用间的正向预测作用。综上所述,父母心理控制常作为调节变量,会提高消极因素对不良行为的预测作用,所以父亲心理控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削弱积极因素对积极行为的影响力。

推荐内容